预警机制

美国是如何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下)-研究法规及组织
当前位置:首页 > 预警机制 > 行业预警
美国是如何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下)
* 来源: * 作者: admin * 发表时间: 2012-02-28 13:06:06 * 浏览: 35
五、面向中小企业提供高效务实的出口促进服务
  (一)一般性信息与咨询服务
  1、商务部全国贸易数据库。这由商务部负责运作的最主要的贸易信息服务内容。提供方式多样,出口商只要加入全国贸易数据库市场信息网络,便可通过网上查询,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查询。内容包含企业感兴趣的每月更新的基本出口信息与数据,行业信息、国别信息和分国别行业信息,世界各国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商务部的《出口导读》、中央情报局的《世界现状年报》,以及《美国产业要览》等等。
  2、商务部对外商务服务体系。主要通过各出口扶助中心和海外商务中心向企业提供服务贸易进出口线索、联邦政府发布的经济贸易信息、全美贸易数据、美国和外国商务机构所做的最新市场调研、寻求购买美国服务的外国公司资信简介等。它是中小服务企业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咨询服务网络。其信息内容与国家贸易信息库有相当一部分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前者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咨询,而后者则能够进行面对面的咨询或电话咨询,而且信息的动态性和技术性要更强些。
  3、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的其他机构。服务业办公室的服务贸易专家对海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跟踪,可以向企业提供各种统计数据,并对服务行业可能面临的特殊出口壁垒可以提供比较详细的意见;可以通过与各相关服务产业协会和相关公司的联系来鉴定某些服务产品的贸易机会或障碍,并提供相应的市场营销计划建议。市场准入与贸易条约执行司可以提供相关国家经济总体情况、该国贸易政策及美国对该国的贸易政策贸易促进重点、具体出口服务行业的信息及相关分析、市场进入与须知等信息并提供咨询。国际贸易管理局的国际经济政策专家可根据具体公司的需要与意愿,针对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政策和政治形势,侧重收集分析这些国这家法律、法规、关税、商务惯例、经济与政治发展形势、贸易数据、市场容量及增长幅度,对美国服务可能的出口和投资进行研究。
  4、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原设立有“贸易信息中心”作为其出口援助计划的“一站式”信息资源库,现在该“中心”已并入商务部国际贸易局贸易促进与对外商务服务司。只要拨打其公开的免费电话,出口公司即可得到由联邦政府提供的各种出口支持项目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
  (二)国外市场调查与个性化咨询服务
  1、国外市场调查。商务部面向企业提供的信息,大部分是需要通过投入人力、物力,专门组织市场获得的。商务部的《国别市场计划》报告,就是通过实施“国别市场计划”,由驻世界各国的使馆商务机构提供每一个国家一年一度的市场报告得来的。商务部和其他机构每年都要开展大量此类调查活动。调查报告无偿提供给企业或作为一般性的免费咨询之用。
  2、个性化咨询服务。商务部的出口促进服务体系可以给企业提供最多不超6个符合咨询要求的潜在的国外合作伙伴名录服务。但是,企业还是有大量的个性化或“一对一”式的咨询服务需求,需要通过专门的市场调查来满足,因此,美国的对外商务服务体系还提供这一类不以盈利为目的,但要适当收费的服务。国内的出口扶助中心和海外的对外商务服务中心均可以提供此类服务。
  (三)出口融资与保险服务
  1、出口扶助中心和各州出口促进机构。出口扶助中心主要是提供出口融资与保险服务相关咨询与辅导,也做一些代办工作。而各州的出口促进机构提供的服务就比较直接,如加利福利亚世界贸易委员会就可以为本州出口商提供担保额高达90%的出口贷款担保。
  2、进出口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每年可为美国企业的出口提供超过10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或出口信用保险支持。近年来新开设了对服务出口项目的专项支持。2004年,进出口银行支持了从工程管理、设计、建设、石油勘探到培训、咨询等多个领域的出口服务项目,出口总额达到13亿美元。此外,当年还可向中小型服务出口企业提供经营性资本金贷款。
  3、小企业商务管理局。该局通过出口经营性资本金计划、国际贸易贷款计划、“出口快车”专项向出口企业提供短期经营性资本金贷款的一种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等支持。小企业商务管理局有许多融资业务和进出口银行是相衔接的。
  4、贸易开发署。贸易开发署通过向国外项目单位提供赠款带动美国产品与服务的出口。尽管严格讲其赠款不是融资,但由于其赠款的执行都通过指定的美国公司,并且帮助美国公司在可行性研究之后获得该项目,因此,许多美国公司特别是服务公司从中受益。从赠款项目中获益最多的主要是管理咨询公司,包括中小咨询公司都可以得到出口机会。
  (四)国外商务对接服务等服务
  美国商务部面向企业提供的务实性国外商务对接服务项目很多,包括提供“白金钥匙服务”、“金钥匙服务”,组织国外买家对接代表团,实施贸易展会认证计划、实施“国际买家计划”,录相与产品目录展示推介,各种推广与宣传,为企业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定期举办辅导服务公司开展国际业务的出口实务培训,并向各类服务公司直接提供各种样的信息服务与策略指导等等,可以为服务出口商提供大量商机。
六、对重大服务出口项目实施重点支持
  (一)建立“大项目出口对策支持”网络与中心
  自1993年11起,美国贸易促进协调委员会各机构联合建立了“大项目出口对策支持网络”[1]和专门的协调机构—“大项目出口对策支持中心”[2]。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并向企业提供有关外国政府重大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采购项目信息与对策建议;全力帮助美国公司争取上述国外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各种重大采购招标项目,特别是美国具有优势的基础设施工程和服务产业,如电信、航空、运输、环境保护技术、能源和金融服务等;统一协调进出口银行、贸易发展署、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等与开拓海外市场出口融资相关的机构;协调其他所有政府相关机构,应用各种资源对目标项目提供全力支持。
  该网络及核心机构由商务部、进出口银行、海外私人投资公司、贸易开发署组成,后来国际开发署也加入。国务院、能源部、卫生部、环境署等其他相关机构根据项目情况随时加入,形成工作网络。成员由各机构的官员和相关专家组成,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该网络设有常设机构和专门人员,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负责。该网络每次会议重点研究解决的事项是:监督并收集相关项目信息,主要是收集重大项目的信息;将所有政策性出口融资机构实施的支持加以协调,特别是集中向美国公司在建设项目上全力提供进攻性、战略性融资支持。
  其促进大项目出口的具体方法大体上是:一是项目跟踪。主要通过驻外使领馆收集国外的重大建设、工程、工业系统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信息,将这些信息以最快的时间通知美国的相关公司。二是进行数据分析。应用其电脑数据中心,系统地分析全球每年160-200个美国公司有可能介入的重大项目。前期分析一旦有可能获得机会,立即提交跨部门对策会议研究并组成跨部门工作团队,联合推动。三是采取行动。动员上到总统、内阁成员、各机构负责人,下到相关公司人员主动出击,积极介入,包括打电话、发函件、面谈,在国内外会见国外项目单位决策人等;要求相关国家大使馆全力推动,必要时派出专门“攻关”团组或由政府相关负责人(一般是内阁成员或准内阁成员)进行短程访问推动;实施融资对策等实质性方案。
  (二)向重大海外项目提供“一揽子”融资竞争方案
  1、进出口银行设立了“资本项目限制性援助基金”。2002年以后,进出口银行专门设立了服务贸易出口融资专项,开发出适用于服务业出口的融资工具,在一些服务部门中进行尝试。对一些重大项目则改被动式支持为主动介入,常常提前出具支持函或贷款保函。
  2、开展“捆绑式”对外援助。一是加强对OECD有关项目援助“捆绑”规定的研究,通过建立捆绑基金提供融资来对抗国外相关做法。三是加强对非捆绑式援助的项目争取工作,1995年5月发起一个主攻日本提供的非捆绑式援助项目的计划,由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进出口银行及驻日本大使馆、驻项目国大使馆联手采取措施。四是及时发布项目信息给相关公司。
  3、贸易开发署(TDA)的各种赠款支持。主要为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前期服务计划提供赠款,大量的增款是关于能源、资源开发、交通、通讯项目。其配合美国公司争取重大项目的手段主要有四:一是提供前期可行性研究赠款,二是组织导向性访问与培训;三是通过培训当地公共机构负责人员,邀请受援国重要人员赴美访问,加深对美国服务产品的了解。四是提供各种小额技术性服务援助。
  (三)全力争取“跨国开发银行”(MDBs)项目
  除了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等五大跨国开发银行每年所提供的建设与开发贷款项目数以千亿美元计。但在1994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在这些项目上的竞争中不占上风,失掉了很多商机。为此,从克林顿时代开始,美国即组织专门力量,采取措施研究对策。
  成立跨国开发银行办公室与项目咨询中心。1993年起,商务部专门设有一个MDBs办公室,并成立一个项目咨询中心,通过商务部的各种信息提供工具、网上查询、热线电话和24小时自动传真等方式发布项目信息,提供商务咨询,提供对策与具体支持。该办公室主动与相关企业联络,并且经常组织相关培训讲座。
  建立“常绿基金”。专门为五大开发银行币以及OEC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项目提供可行性研究赠款。这主要是通过TDA扩大提供可行性研究资助的规模。从项目规划初期就介入,提供无偿的可行性研究援助。这种做法一方面往往直接支持了美国的管理咨询服务公司和设计公司的服务出口,另一方面掌握了项目先机。
  在国内外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每年在国内几十个城市和几十个国家开展此类活动。一方面向国内相关公司介绍项目情况,另一方面向国外项目单位推介美国公司。美国联邦政府也尽力帮助美国公司争取在由世界银行、泛美开发银行及其他多边借款机构所资助的出口项目中获得更大的份额。同时,美国政府派驻多边银行机构中进行扶持美国企业出口活动的人员增加了一倍。
  在跨国银行中尽义务的同时努力发挥主导作用。美国是跨国开发银行资金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在尽义务的同时,十年来不断与其他主要资金提供国展开谈判,推进有利于美国公司获得项目的改革。1995年1月通过世界银行修正相关条款,迫使日本等主要资金提供国放弃“绑绑式”或项目优先权。
  (四)主攻环保与能源技术与服务项目
  十几年来,美国环保技术与能源服务项目的出口获得了重大进展,除了通过派团出访、外交谈判上的措施外,其在国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研究与协调。1993年11月,商务部即牵头成立了一个关于环保技术与服务出口跨部门工作小组,1994年,又专门在TPCC服务工作组下设能源服务小组。这两个工作小组就环保技术与能源服务出口战略进行研究,提出了包括加强政府与企业合作;加强技术开发与国内产业市场化;巩固老市场,开辟新市场;协调利用好各种出口促进资源的政策意见。
  2、加强融资支持。仅进出口银行1994年就提供了8亿美元的环境项目融资,TDA和海外私人投资公司也提供了大量有关能源与环保方面的项目支持,并且都建立了能源与环保专项,设立了专门的内设服务机构。
  3、技术性措施。包括制定规划、加强对相关国家人员的培训、加强技术开发、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等措施。商务部、能源部、环保总署就曾多次联合举办培训推广活动,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认识到商机的存在,另一方面通过向国外买家展示美国相关技术与服务的能力。环保总署还通过帮助其他国家开发环境技术与服务规则来促进相关国家对环保服务的需要。
七、加强国际贸易谈判与“经济外交”
  (一)对服务贸易对外谈判进行国内立法
  在尚未建立起服务贸易国际规则框架的情况下,美国力图通过双边谈判解决服务市场准入和不公平竞争的问题。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1974年贸易法》首次提出,国际贸易既包括货物贸易,也包括服务贸易。该法案第301条款授权总统对阻碍美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外国进行报复。美国在1975-1988 年间,曾11次援引贸易法301条款处理双边服务贸易争端, 涉及航空运输、海上运输、广告、广播、电影发行、建筑与工程、保险等部门。如:迫使日本、韩国等国开放保险市场、建筑市场;迫使东南亚国家开放航空市场,迫使发展中国家开放潜力巨大的保险、电信、金融、专业服务等市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程中,美国也通过双边谈判,迫使中国开放教育、金融、电信、保险等市场。
  (二)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对外谈判
  早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东京回合”期间,美国就积极推动服务贸易谈判。1973-1979年,在美国推动下进行的“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政府采购、补贴和产品标准三个规范,就已初步涉及到与贸易有关的运输、保险、检验等服务项目的自由化问题。在1982年11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上,美国首先提出服务贸易自由化问题,并要求将其作为会议的优先议题,建议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内制定一个工作方案,为在服务领域进行多边谈判作技术准备。但是这一多边谈判动议由于欧盟不感兴趣和发展中国家的反对而不了了之。尽管美国未能在东京回合谈判中在服务贸易问题上获得更大利益,但随后它说服OECD的其他工业国家就服务贸易问题展开研究以确定未来的谈判策略。1984~1986年间,美国继续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并且一直主张将GATT的货物贸易原则直接应用于服务贸易,提出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合在一起,搞“一揽子”谈判。
  1986年9月,“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正式启动。在美国的极力策动下,尽管谈判各方对服务贸易的谈判方式和程序多有争议,但经过多方磋商,1986年9月,在埃斯特角GATT缔约方部长会议上就服务贸易谈判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将国际服务贸易正式纳入乌拉圭回合谈判的15个议题之一。经过各方长达8 年的艰苦谈判,终于1994 年4月15 日在摩洛哥正式达成并签署了第一个服务贸易国际规范框架——《服务贸易总协定》,1995年1月生效。但在此之前,美国在国际多、双边谈判中涉及服务贸易的第一个协定是1985年与以色列签订的《美以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首次提及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双边贸易发展的重要性。1988年达成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再次包含了大量有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内容。而1994年1月达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包括服务业自由化在内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特别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美国服务贸易谈判的一个重大收获,因为在此之前,所有的服务贸易相关协定都仅是在双边基础上达成的。
  (三)采取积极有效的服务贸易对外谈判策略
  “主动出击”策略。在双边谈判中,美国配合其服务贸易市场战略,主攻中国等新兴市场并进一步打开日本、欧洲传统市场。在区域性谈判方面,不断加强在美洲自由贸易区、APEC、泛大西洋经济伙伴和OECD等国际组织中就有关服务准入框架制度的磋商并与各国加强沟通。在多边谈判方面,美国主要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相关行业部门的谈判,1997年经美国大力促成的《WTO信息技术协议》实施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国。2000年,美国主动提出了有关WTO新一轮有关服务贸易谈判的策略。2002年6月,美国在WTO谈判多哈回合中提出了一揽子新要求,要求各国改进并且扩大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各项义务,这些要求实际上涵盖所有服务贸易领域。
  以“市场准入”为首要目的。美国政府认为,促进服务业出口的当务之急是迫使外国政府消除服务贸易壁垒,开放市场,扩大美国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因此,美国的服务贸易对外谈判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最大限度地压谈判对手开放市场,确保海外市场能够开放竞争,提高对美国服务产品的市场准入程度直到实现完全的贸易自由化。要求开放服务市场成为美国的必要而且首要的服务贸易谈判目的。
  “实用主义”原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谈判策略上,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手法。一方面,能在多边谈判中捞取实惠的就在多边谈判中解决,多边谈判僵持不下就展开区域谈判或双边谈判。另一方面,为了在谈判中争取主动,在市场准入谈判中美国政府有时也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二是注重细节。例如,在世贸组织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中,美国要求其他成员明确所开放服务领域的咨询和了解程序,以便美国企业了解和咨询有关银行、保险公司、电讯公司以及其他行业的规则。美国的公司通常在国际贸易新规则出台之前就能得到充分的咨询和了解。三是不仅要签约,更要确保执行。从2000年开始,美国发起“贸易协定执行计划”,全面跟踪监督与各国家所签贸易协定对方的遵守情况,并作为对外谈判交涉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贸易协定的监督执行,商务部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都成立了监督实施办公室,专门负责推动贸易协定的执行。
八、提供有力的公共财政保障
  美国近年来服务贸易出口的持续增长,与公共财政支出的有力保障是分不开的。
  (一)联邦财政关于出口促进支出的原则
  用于公共服务。除了为“对抗国外补贴”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外,其对服务贸易出口的支持以提供公共的、促进性的服务为主,包括用于培训各相关政府机构的促进人员(为促进服务出口,近年来对全美所有出口援助中心和海外中心的业务人员专门进行了服务出口业务轮训)。
  实行联合预算。美国联邦财政多年来对口促进一直安排有专门的预算支出,但在实施“国家出口战略”以前,这些支出比较分散。1992年通过的《出口扩大法》首次提出了整合资源,统一平衡,“联合预算”的要求,特别强调了联合建立预算的重要性。强调既要支持出口,又要加强跨部门的协调,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和过度使用。有些出口促进计划与项目鼓励实施跨部门联合服务。
  明确支出重点。根据1993年国家出口战略确定的重点支持方向,十几年来,美国联邦财政对出口促进支出的安排重点和分类一直未变。支出重点为以下七个方面:市场开放谈判及消除贸易壁垒;对抗国外的出口补贴支出;政策性融资与保险贴息支出;出口信息、咨询与援助等服务支出;政府间的支持、游说与攻关支出;对国外重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资助;直接支持市场营销活动的支出。
  有效监督与评估。美国国会和政府对各项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很大,并且注重实施有效监督。自1993年开始至今,TPCC每年都要在其年度报告中向国会详细汇报其上一年度的各项支出情况。为便于与美国财政年度衔接,自1999年起特意将原来每年9月份向国会提交报告的时间改为3月份,与总统向国会提交预算建议的时间一致起来。
  适时增减调整预算。美国财政对出口的促进支出十几年来没有间断,但并不是根据出口规模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必须年年增加,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各财政年度的预算支出原则而适时增减调整的。
  (二)总体支出情况
  总开支情况。根据历年TPCC向国会的报告整理,从1993年到2004年12年间,美国联邦用于出口促进的实际年平均支出为26.61亿美元。其中,克林顿总统第一个任期(1993-1996)年均支出为32.4亿美元,第二个任期(1997-2000)为26.4亿美元;布什总统第一个任期(2001-2004)年均支出为21.03亿美元。
  各重点方向的支出情况。从克林顿任上8年平均支出情况看,在七项重点支出中,对抗国外补贴(主要是农产品出口补贴)与政策性融资保险的支出占前两位,每项年均支出都在10亿美元以上,两项支出各占平均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强,其他各项支出累计仅占不足三分之一比重。
  (三)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支出情况及其主要特点
  对服务贸易出口的促进支出占整个出口促进支出的相当比重。TPCC的报告中并没有单列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财政支出统计,但从其分行业的统计中仍可以估算出其中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大体支出比重。根据1995年的实际发生额估算,可统计的服务业支出大约占15%,但不可区分的部门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和服务出口相关的。因此,如含农业,对服务出口的支出比重应在22.75%以上;如仅算农业以外的其他支出比重,对服务出口的促进开支占到了55%左右。
  使用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根据1994年的支出分析,可统计的促进服务业出口的支出中,主要支持的是三大行业,即:交通与公共设施(支出2.77亿美元),金融保险与房地产(支出2619万美元),建筑业(支出1102万美元),对基础设施项目的促进支出占到了绝对的比重。就服务业出口促进开支使用方面的内部构成分析,对抗国外补贴、政策性融资与保险、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多双边谈判与信息咨询服务占全部开支的95%左右,仅前两项合计已占了80%。
  支出机构分布面很广。从支出的机构部门上看,几乎所有TPCC的成员机构都有一些开支,更多的开支不是仅掌握在商务部手中。这种做法可起到鼓励各部门积极参与促进的作用,毕竟服务业涉及到很多部门,仅靠商务部一家打天下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