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自宣布独立以来,凭借其独特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渐成为世界政治与经济版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并吸引了众多外国投资者的关注。近年来,出于政治、能源、外交、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关系愈加密切,中亚五国的战略意义与经济意义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研究其经济特征与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中亚五国经济特征
(一)政局变化影响经济增长
自苏东剧变后,中亚五国政局总体上向渐趋稳定的方向发展,但也受到西方主导的颜色革命的冲击,地区形势的复杂性日益凸显。中亚五国地缘战略位置特殊,经常深陷东、西方大国的利益之争,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敏感而复杂,各种势力交错渗透;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内、外部矛盾增多,资源分布和财富分配的不平衡以及阿富汗战争的影响,还使该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发生新的冲突和动荡。九十年代初以来,中亚地区从来不缺“区域热点”,从二十世纪90 年代的塔吉克斯坦内战、“三股恶势力”的蔓延与合流,到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的大国地缘政治“游戏”、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事件”、吉尔吉斯斯坦两次导致政权易主的大骚乱,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和深切担忧。
在地区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关注度上升的基础上,虽然结合程度不同,但中亚五国的政治制度基本属于原苏联集权体制与西方标榜的民主制度的结合体,相对集权的政治制度更易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力政治人物控制局面,而领导人及其利益集团能够对经济体制、政策制定、发展方向等起到决定性作用。五国中,哈萨克斯坦政局稳定,纳扎尔巴耶夫的执政地位非常稳固,在哈萨克斯坦政治生活中长期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使其因年事过高而退休,其确定的内外政策仍会在今后多年内深刻影响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土库曼斯坦政局稳定,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经济政策趋于保守,但凭借能源发展经济的单一模式在客观上也在推动本国的开放程度;乌兹别克斯坦政局暗流涌动,卡里莫夫的强人政治使得其身后可能出现巨大的统治真空,来自不同地区的政治集团有可能为权力归属展开明争暗斗,在此情况下,强有力的控制方式使经济的改革开放受到一定限制,而国内大量的失业人口和宗教极端势力的蔓延有可能突发性影响现有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的执行;吉尔吉斯斯坦政局难言稳定,国内矛盾重重,弱势政府难以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与连贯性,在中亚五国中经济增长最易受到政局动荡的影响;塔吉克斯坦政局近年来相对稳定,但宗教势力以及地区间矛盾的根深蒂固大大延缓了现代化进程,经济体制的僵化在短期内难有改变。
(二)资源禀赋差异决定经济发展与变迁之路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机构单一,资源禀赋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亚五国经济发展与变迁之路的差异。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第二类国家则缺乏油气资源的支撑,经济发展困难较多,如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第一类国家主要依靠能源发展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资源依赖性,在国际能源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之时,国家借机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以此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抵御外部风险传导和发展其它产业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经济实力与能源储量、产量等要素紧密联系,经济发展显现出相当程度的路径依赖特征,而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由此引致的政策变化,在短期内都将为这一发展途径服务。在这三个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经济实力最为强劲,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相对多元,但三国经济活力与开放程度仍显不足,其他行业的发展仍需政府政策的强力推动。
第二类国家经济发展缺少强大的能源资源禀赋的支撑,能源外部依赖性很强,农业、矿业和贸易领域对其意义重大。在很大程度上,第二类国家自身的政策调整与变化对经济发展方向能够更多的起到支配作用,并体现出对自身现有资源的极度重视,经济发展方向的不稳定有可能更加明显。
(三)外部依赖性特征较为明显
中亚五国的外部依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的依赖,这主要表现为五国经济结构单一以及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通需要与外部互有无的需要;二是在区域内资源流动网络中,第二类国家与第一类国家的相互依赖,这主要是由各自的资源禀赋决定的—第二类国家需要第一类国家的能源,而第一类国家需要在水资源问题上与第二类国家沟通。虽然在既有发展路径下,能源出口收入积累的财富或经济多元化发展可以部分抵消外部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政府也意识到外部依赖性过大的负面影响,但五国缺乏经济结构转型的迫切性与必要条件,中短期内难以表现出主要依靠国内需求、实体经济全面发展、依靠自身经济体系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
二、中亚五国经济发展趋势
(一)短期内经济形势相对稳定
2008-2010年,虽然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深度演变扩散,但中亚五国宏观经济并未因此陷入衰退。除近年来能源出口带来大量资金外,与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相对较低、国内需求并未显著减弱以及作为新兴经济体所具备的增长惯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部风险的冲击。但另一方面,国际能源价格的下降显著降低了中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在金融体系相对开放的哈萨克斯坦,银行业危机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2009年年末以来,随着国际能源价格逐步上升,海外劳工侨汇有所恢复,中亚五国经济复苏势头明显。
中亚五国中,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态势向好。但另一方面,哈萨克文斯坦并没有摆脱对能源行业的过度依赖,虽然政府已经决定大力推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但这一进程十分缓慢,能源生产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金融体系上,外资的进入使得银行业快速扩张,但风险防控机制并没有随之建立。在政府和货币当局积极援助的情况下,哈萨克斯坦的银行体系已经趋于稳定,但仍存在下述风险:首先,银行业管理框架仍不健全,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仍会对银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其次,信贷扩张可能继续成为保持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但在经济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增大的情况下,由此可能带来的不良贷款率升高、资产质量下降等问题不容忽视。除银行业外,汇率管理也是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油价高涨时期,中央银行可以对外汇市场进行强力干预,以严格禁止本币升值,但这一举措易导致通货膨胀水平升高,从而加大对内宏观政策调整的难度。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水平逊于哈萨克斯坦,对天然气、棉花、黄金出口的依赖性较强,较高的天然气出口收入能够使政府财政得到强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两国政府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继续推动私人经济部门改革,吸引外国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其次,在吸引外国资本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以改变陈旧、低效的生产体系;再次,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降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设立的行业进入门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1年10 月发布的《中东和中亚地区经济展望》,受油气价格上升推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11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5%、9.9%和7.1%,2012 年分别为5.6%、7.2%和7.0%,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相对于上述三个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缺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经济发展面临更多困难。但在短期内,随着侨汇以及国内需求的增长,两国的经济增长率尚可保持较高水平,2011 年和2012 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6%以上。但是,中亚五国的通货膨胀率升速较快,2011年和2012 年都将居高不下,并成为影响经济增速的主要负面因素之一。
(二)能源行业至关重要
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与能源行业对中亚五国至关重要。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石油储量近400亿桶,世界排名第九,石油产量约占全球的2%,是世界二十大产油国之一。哈萨克斯坦能源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拥有中亚地区最多的石油储量;其次,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既有的石油管道和有偿付能力的石油进口国;再次,前苏联在哈萨克斯坦的投资较多,可以利用相对完善的既有设施弥补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足。目前,哈萨克斯坦仍希望进一步扩大石油生产能力,以尽快成为世界重要产油国。但另一方面,税负过重、开采成本过高、需要使用俄罗斯的石油输送管道等问题制约了能源行业的增长速度。在此情况下,哈萨克斯坦积极开辟新的输油管道,并已经从高加索至中国的管道中受益。可以预见,石油管道的铺设对哈萨克斯坦能源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哈萨克斯坦仍在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以期刺激国内需求,加快资本市场建设。但是,这一措施能否被外国投资者所接受,能否使投资者合理共享石油出口收益仍存疑问。
土库曼斯坦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石油和天然气的远景储量分别为68 亿吨和22.8 万亿立方米。但是,土库曼斯坦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商业与投资环境较差,政府管制严格,这使得能源业的技术革新与规模扩张缓慢。长期以来,其天然气主要通过俄罗斯的管道出口,但近年来也在修建通往中国和伊朗的输气管道。, 此外,土库曼斯坦正在商讨建立横穿里海、途经阿塞拜疆和土耳其直至西方国家的西向管道以及途径阿富汗直至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南向管道。随着管道输送能力的提升,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开采能力有望持续扩张。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及各种矿产资源,但在政府管制、商业和投资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其并非重要的能源出口国,相当比例的天然气和石油主要用于国内消费。近年来,政府希望提升能源出口能力,通过出口更多的能源到俄罗斯等国以增加税收收入,并于2009年底计划经由中亚国向中国输出天然气。但是,在缺乏大规模外国投资的情况下,乌兹别克斯坦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提升能源出口收入。
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缺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塔吉克斯坦只有有限的天然气生产能力,但两国水利能源比较丰富,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俄罗斯正在帮助塔吉克斯坦提升天然气产量以满足国内需求,但塔吉克斯坦政府对水电能源更感兴趣,并意图展示在水资源上的主导地位。实质上,水资源的争夺已经成为中亚地区经济领域的焦点问题,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发展水电,不仅是出于满足本国国内需求,还希望能将更多的电力出口到其他国家。鉴于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依赖能源进口的现状寻求能源发展多元化对其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困扰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难以根除
虽然中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外国投资者的关注度持续未减,中亚五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在经济起步阶段也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但困扰其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难以解决,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能够极大促进经济发展的外国投资的流入。
首先,中亚各国政治体系僵化之势显现,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斗易对正常的经济生活产生较大影响,过度集权与强人政治使得投资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难以保证,尤其是西方投资者对中亚国家的政治体制颇有微词,并视为投资的主要障碍之一。其次,腐败问题严重,官僚作风横行,电信业、建筑业等行业所受影响颇深,由此带来的投资成本上升以及效率损失难以估量。再次,经济开放程度不高,经济活力不足,诸多行业的进入门坎较高或禁止进入,而交通、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各方共知的顽疾。正是由于缺少外国直接投资,中亚地区的炼油产业投入长期不足,石油出口尚未大幅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对国内其他产业的拉动与刺激作用相对有限。此外,由于地缘与历史原因,中亚五国经济受俄罗斯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经济发展的独立性略显不足。
三、中亚五国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从资源禀赋的现实影响力、经济增长动力、经济发展方向、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未来五至十年,中亚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制度变迁之路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鉴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复制性与相对独有性,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之路将更加明显的体现出路径依赖于自我强化特征。同时,在坚持资源型经济发展之路的基础上,中亚五国将体现出两个“多元化”。首先是产业多元化。与世界上其他石油或天然气出口国类似,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将大力发展非能源产业,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则更需要摆脱对外部进口的依赖,通过经济多元化刺激国内需求。其次,能源出口导向的多元化。与政治与外交博弈导向以及经济利益获取导向相适应,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能源网络建设、能源出口等方面将更加统筹考虑俄罗斯等原苏联国家、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利益制衡,逐步谋求经济上的“东西平衡”;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则可能立足本地区,适时根据上述三国的经济与能源策略实现地区内的“能源平衡”,并在大国博弈之中寻找利益空间。根据目前总体形势判断,中亚五国的经济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投资环境、各项政策的延续性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另一方面,即使政局乃至政治制度发生较大调整,其宏观经济方向大幅转轨的可能性也不大。